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工研院佛學社講座 AI浪潮下的安心之道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工研院佛學社講座 AI浪潮下的安心之道

【人間社 陳孝芸 新竹報導】 2025-08-23
人工智慧(AI)的快速發展,帶動產業轉型,也讓許多人心生疑惑:「我會被AI取代嗎?」工研院佛學社於8月22日,再次邀請佛光山資訊監院室監院慧讓法師,在工研院中興院區64館,以「人間佛教在AI時代的安心之道」為題,與近60位聽眾分享佛教觀點,指引大眾在科技變革中如何安身立命。

慧讓法師首先播放「人機共存的世代」影片,說明AI對產業的衝擊,未來大量人力、工作,甚至居家照顧都有可能被取代,但也提醒大眾:「新式AI再厲害,也無法取代人心,如果AI沒有慈悲與母性的引導,則AI可能不受人類的控制。」

法師進一步提出三點說明,首先AI改變不了因果,因果是自然法則,AI科技無法干預,可透過資訊驗證,佛法真實不虛,智慧永恆不變;科技的進步能幫助人的理解力,但永遠無法替代其核心智慧,並分享,一位排名第一成績優異,卻被同儕排擠的學生,到佛光山請益星雲大師「大型語言模型(LLM)」獲得啟示,理解人和人彼此相互依存,深感受用。

二點是自覺與智慧AI不能替代;自覺是無法替代,心的修行需要個人體會,況且人須同時具備慈悲與智慧,才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與社會議題,法師舉例,一位教師透過誦持《金剛經》,啟發智慧,成功協助班上亞斯伯格症學生改善情緒與專注力,開展社交互動,成績也明顯進步,說明佛法智慧心的修行是不可取代。

最後一點,人與AI的關係是同體共生,彼此應相互尊重、理解並相依而存。人生真正的價值,在於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智慧,創造善與美。

針對如何面對AI時代,慧讓法師提出三大關鍵態度:相信AI能帶動創新價值、運用AI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、善找應用場景以提升能力、降低成本並增加效率。

最後,慧讓法師以一則故事結語:有小沙彌問老和尚「為什麼要出家?」老和尚說:「人在不同的平台,會展現不同的價值。」法師提醒大眾,「生命的意義在於覺察,在當下體會歡喜。」即使AI技術不斷進步,人類依然能以佛法智慧安住當下,找到安心與喜樂。
12345678910第1 / 202頁
追蹤我們